当前位置: 主页 > 快猫电影 《入殓师》 | 人生的最后一场告白

《入殓师》 | 人生的最后一场告白

更新: 2022-10-22 18:33来源: 浏览次数:

《入殓师》是一部早在14年前就已经上映的电影,当年的它一举打败豪夺8项大奖的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》,从藉藉无名一跃成为黑马,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荣誉。

如今再看,那种对于生命的治愈能力,依旧不减。

举重若轻,翩若惊鸿

如何让观众哭的真心?那就先让他笑吧。导演泷田洋二郎在一开始就给主角闹了个乌龙,错把男孩子误认为女生,在主人公小林大悟的惊讶声中,我的周遭,包括我自己都发出了轻松的笑声。

导演的这种幽默感无处不在,无论是在主角的失业、面试、工作,甚至是日常中,都有十分微妙的设计,总会让人在进入沉重的主题时,不合时宜的跳脱出来,避免了矫情的尴尬。这种“轻”的处理,才会让人更能理解“重”的深沉。

展开全文

单从故事情节来看,平缓、有序、工整,是一部典型的治愈系电影,这种方式不容易出错,但却有种类似某些纪录片的乏味感,缺乏戏剧性的挑逗,很难带动观众的情绪,如何解决是一个问题。

但导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:音乐和画面的适时切换。

久石让的大提琴曲《Memory》一直贯穿始终,或轻、或重,或和缓、或激昂,你可以在曲调中感受演员们的心境变化,在为逝者整理遗容时,空白的背景音反而让人有一种直面死亡的勇敢和尊重生命的神圣感。

在镜头切换之间,每个人的动作变化都比台词来的更为直白和动人。紧皱的眉头、微红的眼眶、微微地点头、紧张地握拳、轻柔地抚摸……甚至是一瞬的停顿后,为逝者配上最爱的衣物和装饰,仪式结束,可你的心却停不下来了。

这种如同诗歌般的处理手法,为电影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外衣,节奏的变化,使得观众在略感沉闷的时候,有了喘息和呼吸的空间,增强了故事情节的回味性。

在死亡之前,先明白生

电影的主题围绕的是入殓师这一奇特的职业展开,很容易加重观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,虽然中日有些许文化的差异,但对于死亡这种事情大多数人都有本能的避讳,所以在故事的推进中,就会有问题和矛盾的出现。

故事的主线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,反而有些许“俗套”,大量的伏笔和道具让人很容易就能猜到接下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,但尽管你已经做好准备,还是会被它的表现方式所感动。

正如希区柯克曾言,“让观众知道接下来你想做什么,但让他们担忧你要怎么才能办到。”这种“情绪期待”才能让人注意到细枝末节的动人之处。

影片在沉闷的风雪天拉开序幕,正如此时主角的内心一样看不清方向。随着生活事业的不断失意,大悟与妻子在放生章鱼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了生死的变化,触动了内心最深处的心弦。

随着入殓师被不断地接受和尊重,风景的变换也成为了主人公心境的放大。

你要懂得“死如秋叶之静美”,就要“生如夏花之绚烂”。死亡是短暂的瞬间,但生命是漫长奔波的旅程。

渐渐消融的雪山,逆流而上的鱼儿,萌发新芽的田野,翱翔天际的飞鸟,无一不展示着生命的美好和壮阔。

当主角用自己小时候的那把旧大提琴,坐在田埂上深情地演奏久石让的《Memory》时,我的心底泛起一种对于自由和生命的感动,在温暖和熹的阳光下,仿佛什么错误都可以被原谅;当NK社长坐在被绿植围绕的办公室中享受食物时,那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和庄重。

生并非永恒,死亡也不是结束,仿佛什么事都还来得及,趁结束之前。

生命,就是一场体面的告白

虽然电影的主题在讲述死亡,可是却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和不顾形象的癫狂,更多的是阴沉的天气、昏暗的灯光和主角一直紧皱的眉头。

导演一直在打破人们的“刻板印象”,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非互相攀附和过分依赖,在追求爱之前也要有勇气承担自己的责任,回归故乡也并不是丢脸和无作为的表现,当你心中学会原谅和宽容的时候,很多事物都能变得可爱起来。

即便是严肃的入殓仪式,也可以允许将传统的袜子换成祖母喜欢的长筒袜,可以在父亲的额头印上大大的红唇,在笑声和眼泪中送他离开,化妆的时候用上妻子最喜欢的口红,让她以最美丽的姿态远行。

在巍峨秀美的雪山下,出殡的队伍身着黑衣,春风吹拂,远处飞鸟相绕,没有悲惨与凄凉,反而是一种坦然和忘却。

当一切误会解开,妻子也终于能骄傲的说出丈夫“入殓师”的职业时,主角大悟看到那个儿时的石头一直紧握在父亲的手中,也终于与消失了三十年的父亲和解,一遍一遍不停地抚摸父亲的脸颊,直到和记忆中的那张面孔重合。

每个人的出生,一定是带着亲人的爱和期待而来,人们会为了新生命的出现而举行盛大的仪式和筵席,庆祝生命的延续。但死亡时,却有千百般偶然和不堪的方式,我们没有办法避免死亡,但至少希望可以走的体面。

村上春树在《挪威的森林》中说到:“死亡并不是生的对立面,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。”

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一场旅行,由生至死,曾有人说出生时,我们在哭,周围的人在笑,死去时,我们在笑,而周围的人在哭。

没有人可以告诉你死去的旅程到达何方,是悲是喜。那是一场注定孤独的旅程,我想踏上旅程的人必定希望走的无所牵挂,他们只是希望,被这个曾经哭泣着到达的世界温柔的对待。

正如片中所说:有人说大提琴的旋律是灵魂的吟唱,那低沉的旋律却是那样的灵动而自由,似乎,死亡也显得生机盎然。

主编/仓巴鹿人

撰文/阿森

图源/《入殓师》

广告位: 260PX-250PX

Copyright © 2002-2022 快猫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!